推动前沿技术与统计工作 深度融合发展
转自:贵州日报
本报讯8月28日,2025数博会“大数据统计”交流活动在贵州财经大学举行。本次活动以“数创新发展智统新黔绩”为主题,在中国统计学会指导下,由贵州财经大学、贵州省统计局联合主办,旨在搭建大数据统计领域的高端交流平台,推动前沿技术与统计工作深度融合发展。
本次活动汇聚了国家统计局相关领导、学界权威与业界精英共研前沿技术在统计领域的融合应用。活动通过“主题演讲、圆桌对话、成果发布、院士报告”四大核心环节,构建起“产学研用”一体化交流机制,既集中展示了当前大数据统计领域的实践成果,更聚焦统计改革创新的关键方向,为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提供思路支撑。
在主题演讲环节,中央财经大学原党委书记、江西财经大学讲席教授、统计与数据科学学院名誉院长、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邱东以《作为“社会技术”的AI与“数据经济测度”》为题,围绕“AI:自然技术,还是‘社会技术’?”“统计学与数据科学”“‘数据经济维度’面临的基本概念挑战”三个核心维度,系统梳理了大数据统计领域的基础概念体系,为后续研讨奠定理论基础。
圆桌对话环节聚焦“人工智能时代的统计教育变革与高阶复合型统计人才培养”这一核心议题,邀请中国统计学会副会长葛建军、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院长李扬、上海财经大学统计与数据科学学院院长冯兴东以及上海数喆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詹银共同参与。对话围绕学科发展趋势、复合型人才培育路径、企业实践需求匹配等方面展开,深入探讨了AI技术对传统统计教育模式的重塑作用以及政校企协同育人机制的构建策略,为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精准对接提供了实践参考。
在院士报告环节,中国科学院院士、统计学“101计划”牵头专家、清华大学讲席教授陈松蹊,以《VersatileDifferentiallyPrivateStatisticalLearningwithGeneralLossFunctions(一般损失下具有普遍性的隐私统计学习)》为题进行学术分享。报告聚焦当前大数据领域的关键议题,深入解析“一般损失函数框架下隐私统计学习的通用方法”,为解决大数据时代“数据安全保护与统计分析效率协同”的核心矛盾提供了权威学术指引。
此外,两项大数据统计领域实践成果也在活动中亮相。贵州财经大学教师向雅倩介绍了“数据协同研究设计平台”,通过具体应用案例直观展现了该平台在优化数据协同效率、提升研究设计科学性方面的核心功能与实践价值;上海数喆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张国麒对“知数达理专家大模型”进行解读,重点阐述了AI技术在统计分析、数据处理等环节的落地应用,凸显了技术创新对统计工作的赋能作用。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田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