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贝特瑞

智能化拉满! 2026款零跑C11化身新能源卷王, 你准备入手没

说实话,零跑C11刚出来那会儿,我并没有太多关注。那个时候新能源SUV的选择并不像现在这么多,零跑的品牌也还算不上主流。谁能想到四年下来,这款车已经跑出来了自己的口碑,销量越来越高,甚至成了不少身边朋友换车、增购时的备选项。前不久店里上了2026款全新C11,我也专门花了时间去体验,想用自己的视角,聊聊这车的表现怎么样——外观、空间、内饰、配置细节、舒适氛围,站在准备买车、用车的家庭用户角度,给大家分享下我的真实感受。

第一眼看上去,26款的C11还是能一眼看出“零跑家族”的感觉,整体风格和上一代延续下来,没有做那种大刀阔斧的变化。前脸封闭式设计,配合贯穿式LED灯带,晚上点亮之后确实挺有科技感。前包围做了熏黑处理,视觉上运动感更强。我觉得这个造型属于那种耐看型,既不夸张,也不容易过时,适合家用和日常商务都不掉价。新增加的“雾凇米”配色,实车看比宣传图要柔和一些,阳光下会有点微微的金色调,属于低调有质感的颜色,尤其适合不想太高调但又追求个性的用户。

车身侧面给我的最大感受就是流畅、协调。整车线条收得很圆润,没有多余的线条,溜背造型做得很自然,不会像有些SUV那样后排头部空间被硬生生压缩。隐藏式门把手和无框车门,提升了科技感和仪式感。无框门开关门的感觉很轻盈,实际用下来,手感细腻,没什么松散感。低风阻轮毂也能看出来是有针对性优化过的,虽然轮胎尺寸不算夸张,但配合整体造型还是挺协调。实际量一下车身:4780mm车长、1905mm车宽、1658mm车高,轴距接近三米,标准的中型SUV水准。像我这种平时经常要带家人出行,后排空间和后备箱利用率都很高,这尺寸的表现还是挺有底气的。

车尾部分和前脸做了呼应,依旧是贯穿式尾灯,夜晚点亮后识别度很高。值得一提的是尾部黑色装饰件,配合下方的厚重包围,视觉上更有层次感。尾门开启方式很顺畅,电动开关速度适中,后备箱开口很大,装大件行李、婴儿车没压力,地板下还有一个隐藏储物格,平时放点杂物、车载充电枪都挺方便。

进到车内,最大的变化其实是中控屏。之前零跑C11的三联屏设计其实蛮有特点,但这次全新换成了一块17.3英寸2.8K悬浮大屏,视觉冲击力很强。边框超窄,看起来很高级,触摸操作的流畅度也很不错。这块屏幕不仅仅是大,分辨率高,显示细腻,基本上所有常用功能和车辆设置都集成在这里。我试着快速切换菜单、调空调、看导航,操作逻辑还算友好,很容易上手。搭载高通骁龙8295芯片,实际体验下来,基本秒开,几乎没有延迟。比如语音控制,我用带点南方口音的普通话下指令,比如“空调调成23度,打开座椅加热”,反应很快,没遇到识别障碍。官方还说支持方言、免唤醒连续对话,这点确实比早两年的新能源车有了明显进步。

车机系统升级到了Leapmotor OS 4.0 Plus,实际体验下来,界面简洁,功能集成度高。我特别试了一下导航和多任务切换,比如导航、音乐、车辆设置多窗口操作,不卡顿,响应及时。家里有老人和孩子,用语音交互和大屏都能很快适应。

新增加的60英寸AR-HUD抬头显示也挺实用,速度、导航、辅助驾驶等信息直接投在前挡风玻璃上,开车时不用频繁低头,这点对于长途驾驶或者带娃出行的家庭来说是个加分项。仪表是10.25英寸全液晶屏,和中控、HUD一起,构建了三层信息交互体系,信息分布清晰,驾驶时不会觉得杂乱。

座椅配置和舒适性方面,这次零跑C11提升也很明显。首先副驾头等舱座椅,配了四向电动腿托和记忆迎宾功能,长途出游时副驾放平,腿托一抬,家人都说特别舒服。主副驾座椅都支持电动调节、加热、通风功能,冬天夏天都能照顾到。后排算是一个亮点,支持27-32度电动靠背调节,以前这个功能都是在高端车型才配置,现在下放到15万级SUV,实打实提升了乘坐体验。后排地板纯平,三个人坐着腿部空间充足,坐垫长度和厚度都足够,长时间乘坐不会累。后排配独立出风口和空调分区控制,家里有小孩、老人都能照顾到各自体感。空气净化器和空气质量监测也属标配,疫情后大家对车内空气健康的关注度明显提升,这些配置就显得尤为实用。

我还注意到,零跑C11的空间利用非常合理。后排有USB和Type-C充电口,满足家人多设备需求,座椅两侧有小储物格,方便放手机、小玩具等。后备箱下方的隐藏格,平时不常用的东西都能“藏”起来,让主空间更整洁。不管是日常买菜,还是带娃、带宠物短途出行,这些空间和细节都能派上用场。

另外,像儿童座椅接口、全车多达十余处储物格、后排座椅靠背调节等,对于有娃家庭来说也很实用。天窗的面积够大,带电动遮阳帘,采光好夏天也能防晒,家里老人孩子都说通风感比之前家用SUV舒服不少。

动力和续航是最容易引发焦虑的话题。全新C11在这方面确实做了很有针对性的升级。我试的是纯电版本,官方给出的640公里CLTC续航,实际体验下来,市区上下班、偶尔跑个环城高架,夏天空调正常开,这种用法剩余电量和表显折损不大,粗略算下来每天跑30多公里,一周下来大概充两次电,电量消耗很均匀。如果用得比较省,续航压力真的不大。关键在于它现在全系都上了800V高压平台,这点有点超出我对这个价位车的期待。很多人可能觉得800V只是技术名词,其实对普通家庭用户来说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充电快”。我自己特意试了一下,在市区快充桩,电量30%到80%之间,十几分钟就补了将近一半电,和我以前开的400V车型充电速度完全不是一个档次。高速服务区实际补能体验也不错,家里带着娃出去玩,吃个饭的时间基本就能把电补好,还能顺带歇歇脚,出行节奏不需要被充电桩限制得很死。

动力方面,这一代纯电C11用的是自研的220kW高功率电机,账面数据百公里加速6秒多,实际开起来动力储备确实挺充足。市区超车、红灯起步基本不用担心动力跟不上,油门响应很直接,有点像高功率合资油车的畅快感,但又没有那种突兀的推背“窜”感,属于比较线性易控的调校。电动车的静谧和平顺性都在,尤其是在低速或堵车的时候,给整个车厢带来很安静的氛围。高速状态下再加速能力也没有明显衰减,合适家用也能偶尔满足一点驾驶乐趣。

能量回收系统这次也做了升级,支持多档调节,我习惯用中等挡,城市拥堵路段“单踏板”开着很省心,不用频繁踩刹车,时间长了不会累脚。开高速时可以调得弱一点,和燃油SUV的驾驶感差别不大。新一代的能量回收介入非常顺滑,没有那种强拖拽感,刚上手就能适应。

增程版我也体验过朋友的车。对家里没条件装充电桩、或者经常有长途出行需求的人来说,增程C11的吸引力确实很大。它用的是新一代1.5L增程器,配41.7kWh大电池。实际用下来纯电续航达到300公里是有保障的,比如环城通勤、周末短途出游都可以完全靠纯电模式,基本感觉不到和纯电车有差别。只有电用得差不多了,增程器才会安静地介入发电,整个过程转换得很平顺,车内没什么噪音干扰。增程状态下油耗我试出过大约5~6升/百公里,属于很省的水平。长途跑高速用增程模式综合续航1000多公里,基本不用担心途中找桩的事。整体体验下来,城市家用基本就像一台纯电车,偶尔出远门发动机介入也不会影响舒适性,不需要担心“电池用光就趴窝”的情况。

当然,C11也不是一辆追求极致运动或激情驾驶的车,它的整体风格更偏向日常家用、家庭出行。对于大部分买车用车的家庭来说,静谧、平顺、省心、省钱这些优点,在实际生活场景里比极致的性能更重要。经过一段时间体验,C11给我的感受是可靠、易上手、没有电车常见的焦虑,也不用担心底盘松散或者动力羸弱,家里人接受度很高,属于那种越开越顺手、越用越省心的家用SUV。如果日常用车需求偏向家庭通勤、城市或近郊出游,又希望偶尔跑远路不用担心补能,尤其看重驾乘的舒适性和安稳感,这台车的动力和底盘表现都值得实际去试一下,体验一下和同价位车型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