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贝特瑞

不只是大块头这么简单, 深度体验猛士M817, 内外兼修!

在选车这件事上,尤其是打算入手一台硬派越野SUV,很多人都会有一种“既要又要”的心态——既希望它有足够的气场和通过性,能带着家人去野外撒欢;又希望它在日常使用时能兼顾家用舒适,最好还得有新能源车的便捷和智能。最近去店里静态体验了一下猛士M817,说实话,这台车给我的感觉是介于“传统硬汉”与“现代新潮”之间的一个新答案。它的外观、内饰、配置和空间都给我留下了不少印象,如果你也在考虑像这样的新硬派新能源SUV,可能会想知道它的实用表现到底怎么样。这里我就以一位普通消费者的视角,把静态体验的细节拆解一下。#猛士M817智野新旗舰#

初见猛士M817,第一感觉就是“这车气场确实足”。它的整体造型比早期的猛士917多了一些圆润感,尤其是前脸的大面积封闭式格栅,看上去更有新能源车的未来感,和市面上常见的燃油硬派SUV那种大开大合的进气格栅完全不同。整个车头给人的感觉是很有力量但不过分张扬,像是那种“有内涵的壮汉”。两侧大灯组依然很有辨识度,线条简洁,点亮后科技感很强。相比之下,917的前脸更像是“硬汉脸谱”,M817则多了几分柔和,视觉上更容易让家人接受。

车身侧面其实是整个造型的精髓。你可以看到它没有像老派越野那样全是直上直下的锐利线条,而是做了很多圆润的过渡处理,但又用一条条有力的肌肉线条把整个车身勾勒得很立体。车身尺寸确实不小,5100mm的车长、将近2米的宽度、还有接近1.9米的高度,轴距达到3005mm,给人一种非常宽大、稳重的安全感。虽然体型大,但侧面线条处理得比较简洁,没有多余的装饰,给我一种很耐看的感觉。轮毂的造型很有越野范儿,轮胎尺寸也很夸张,能想象到这台车跑烂路时候的那种底气。

绕到车尾,设计风格跟前脸遥相呼应。和917相比,M817的尾部主要变化是后保险杠换成了更传统的设计,少了一些复杂的线条,看上去更有整体感。尾灯从之前的立体造型换成了扁平化风格,点亮后视觉效果还是挺有辨识度的。外挂式备胎依然保留,这个元素对于硬派车来说不可或缺,不过设计得相对低调,不会显得很突兀。尾门开口不算高,搬东西的时候比较顺手,后备厢空间一会儿细说。

进入车内,整个内饰的风格给我留下了挺深的印象。第一眼看过去,中控台是那种横平竖直、对称式布局,主副驾之间几乎完全对称,给人很强烈的“机甲”既视感。用料上也是诚意满满,官方说全车91.2%的区域都用的是软包,面积达到32㎡,实际摸上去手感很细腻。比如门板、仪表台、中央扶手这些经常接触的区域,基本全都是真皮包覆,没有什么塑料感。特别是座椅,人体接触部分全是Nappa真皮,坐上去柔软度和支撑感都不错,很贴合身体。座椅缝线细致,视觉和触感都很有档次感。顶棚和后备厢则用了高档绒面材料,给人一种温馨又高级的感觉,不像传统越野SUV那种都是硬邦邦的塑料。

空间方面,这个尺寸的车不用担心。坐进前排,能明显感觉到中控台和乘客之间的距离很舒适,腿部有足够的活动空间。本人身高1米8,调好驾驶位,头顶还有一拳以上的空间。座椅宽大厚实,包裹性很好,长时间乘坐不会觉得累。后排空间体验更是一大亮点,腿部空间非常充裕,三个人坐下也完全不会觉得挤。地台几乎纯平,后排乘客活动自如。后备厢常规状态下就很大,放倒后排能得到一个巨大的平坦空间,亲测两个人直接睡进去都没问题。家里若有小孩或者喜欢露营,空间灵活度绝对够用。

说到配置,M817给我的最大感触是“把硬派越野和家用舒适融合得挺好”。车辆配有6块大屏,主副驾驶和后排乘客的娱乐需求都能同时满足。仪表和中控大屏信息展示很丰富,车机操作流畅,和手机一样触控丝滑。副驾娱乐屏可以单独看视频、刷剧,前排两个人互不干扰。车内氛围灯支持多色调节,夜晚氛围感很强。座椅支持加热、通风、按摩和多向电动调节,主副驾驶还有记忆功能,便利性很好。空调控制很智能,后排独立出风口,不同乘客可以自由调节温度。

座椅方面,除了软硬适中,包裹感好之外,还有小腿支撑和头枕高度可调节功能,乘坐舒适度明显提升。长途乘坐不容易累,家人坐在后排也不会抱怨空间局促或者座椅硬。音响系统是丹拿品牌,实际试听了一下,低音有力、环绕感好,开车路上听音乐很有氛围。后排娱乐屏支持蓝牙耳机,家里带孩子出行时可以自己看动画片,不会打扰前排驾驶。

再说说动力,这应该是见到M817之后大家讨论得最多的话题。官方给的参数是505kW的综合功率和848N·m的扭矩,说实话这种数据已经能和一部分大排量性能轿跑掰手腕了。实际体验最直接的感受就是:开着它你很难想象这是一台整备质量接近3吨的大块头。轻踩油门的时候,动力来的非常快,电机输出的推背感说有就有,只要你想加速,哪怕再重的车身都能瞬间变得“轻快”起来。无论是红绿灯起步,还是超车、并线,这种动力储备都让人非常有信心。就算满载家人行李,也不会有那种拖沓的感觉。

说到操控,M817其实给了我一点惊喜。虽然尺寸很大,但它有个“杀手锏”,就是3.5米的原地掉头——坦克掉头功能。日常驾驶时,比如地下车库或者窄路掉头,启用后后轮会反向转动,整个车几乎原地画个圈转过去。这个功能实际体验下来很实用,尤其是开惯了普通轿车的人,面对大尺寸SUV的掉头难题,基本不用再担心。像我这样平时开轿车的司机,初次上手M817也没有觉得笨重或者转向吃力。方向盘力度可以调节,低速时很轻巧,即使女生开也不会觉得累。

再来说说各种路况下的表现。很多人都好奇,这车这么智能,是不是越野能力打了折扣?我体验了一下泥地、沙地和雪地,智能四驱和地形管理系统用起来真的非常省心。你不用记以前那些什么“脱困口诀”,系统会自动识别路面情况,智能分配动力。比如遇到湿滑泥地,车轮刚有轻微打滑迹象,智能系统就会介入,调整扭矩分配,整个过程几乎无感。沙地模式下,油门会变得更线性,动力输出更柔和,防止打滑;雪地模式也很聪明,让车在打滑前就提前控制住动力,我特意试了一下,哪怕地面很滑,只要你手别故意打狠方向,车基本不会“失控”,很适合新手司机。

越野的时候,涉水、爬坡、长下坡等场景也都有相应模式。一键切换,底盘会自动抬高,动力输出、刹车灵敏度都会智能调整。比如过坑洼泥泞路段,空气悬挂升到最高,底盘离地间隙接近30厘米,看着就很有底气。再加上短前后悬挂和大轮胎,通过陡坡和坎坷路一点都不虚。体验过实际的脱困,哪怕一侧轮子打滑,前后桥的电机都能实时调整扭矩到有附着力的轮胎上,你只需要稳住方向、轻踩油门,剩下的交给系统,脱困效率很高。

实际驾驶过程中,底盘的高级感也能体验出来。M817采用空气悬挂,城市道路上行驶时底盘调得很软,过减速带、坑洼路都能过滤得很彻底,没有传统硬派越野那种“弹跳感”或者“咣咣响”。但如果切到越野模式,悬挂会变得更硬朗,支撑感很足,整台车的重心变化不大,过弯不会觉得侧倾很夸张,这对这么大体型的SUV来说挺难得的。高速巡航的时候,车身稳定性也很好,侧风影响不明显,过弯和并线动作都不会让乘客有不适感。长途驾驶下来,主副驾座椅包裹性好,电动调节、加热通风一应俱全,腰部和大腿支撑足够,家人都觉得很舒服。

关于续航和能耗,这也是我很关注的点。毕竟这么重的车,传统燃油大排量SUV油耗动辄十几个油,日常用车压力很大。M817采用的是插混增程系统,官方说CLTC工况综合续航能到1300公里,实际体验下来,纯电模式下城区能跑100公里左右,一周正常通勤基本全用电。偶尔郊游或者长途自驾,混动模式下馈电油耗也能稳定在7L左右,和很多城市SUV的油耗差不多甚至更低。这个成绩对于一台硬派越野SUV来说已经很突出。家里有充电条件的话,日常用电出行成本更低。

整体来看,猛士M817的动态表现其实很符合我对一台“新时代硬派越野新能源SUV”的预期。它有着令人信服的动力储备和越野脱困能力,操作起来却并不难。无论城市通勤、长途自驾还是偶尔撒野,动力输出很顺畅,模式切换也非常智能,普通人也能开得自信。电池和油箱配合带来的超长续航解决了新能源车的最大焦虑,而持续高功率对外放电更让户外生活变得丰富有趣。对于像我这样既要家用、又希望偶尔玩点户外的消费者来说,M817确实做到了动力、智能和多场景适应的平衡。如果你正在选一台既能通勤又能玩乐,还想体验“移动生活电站”乐趣的大SUV,不妨亲自试试这台车的动态表现,应该会有不少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