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AIGC视听产业创新中心启用将为入驻企业提供六大服务平台
本报讯(记者朱松梅通讯员单艺伟)在AI技术的辅助下,影视作品的制作周期缩短、成本可以大大降低。昨天下午,北京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视听产业创新中心正式启用,将为入驻企业提供视听数字内容创作、智能体、智能算力、业务推广、孵化服务、人才服务等六大服务平台。
朝阳区正加快建设有国际影响力的大视听产业高地,很多耳熟能详的影视剧都诞生自这里,如《长津湖》系列、《流浪地球》系列、《战狼》、《你好,李焕英》、《唐人街探案》系列、《消失的她》等爆款作品。
目前,全区登记注册文化企业达10万家,其中影视企业3274家;今年上半年,规模以上影视企业实现收入超百亿元,居全市首位。全国唯一的国家级文创实验区也坐落在朝阳区。
“近年来,微短剧、超高清第二现场、虚拟现实电影、人工智能生成、沉浸式拍摄等新业态、新场景、新技术不断涌现。AIGC等技术正给影视产业带来翻天覆地的改变。”国家文创实验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一组特效镜头,以往需要十几位工作人员花一周才能完成,如今1人半天就能完成。
北京AIGC视听产业创新中心于去年6月启动建设,希望打造面向全行业开放共享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一年多来,创新中心整体建设完成,高性能智算平台全面投入使用,展示服务中心开放运营,AI视听技术应用推广平台、AIGC视听产业智能体服务平台等关键工具平台同步启用。
以智算平台为例,它部署在酒仙桥附近的北京数字经济算力中心,能够为视听企业提供影视剧本生成、多模态内容创作、数字人驱动等一系列服务。郎园Station提供了3000平方米的产业承载空间,其中,500平方米的展示服务中心对外开放,展示AI视听技术的前沿示范应用。
创新中心采取“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企业主体、专业运营”的建设模式,由国家文创实验区管委会具体负责和指导;中国移动北京公司负责智算平台整体投资建设,并联合北京电子数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共同运营;华为公司、华鲲振宇提供算力技术支持和生态资源对接导入;郎园Station园区负责创新中心产业生态运营和产业承载空间保障。
未来,创新中心将为视听制作带来全流程革新,推动整个视听产业在技术赋能下实现质的飞跃。
为全力服务“北京大视听”发展战略,朝阳区还推出了“政策服务包”。比如在算力资源保障方面,对于与创新中心签订合作协议的生态伙伴,将开放算力测试资源,支持其开展AIGC模型预研、算法测试、应用场景验证等,并给予算力租赁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