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汽车发布天枢智能品牌 提供驾驶辅助、座舱、底盘解决方案
9月5日,长安汽车正式发布天枢智能品牌,主要围绕驾驶辅助、座舱、底盘三个方面,为用户提供极致安全的智能出行解决方案,包括运用了端到端交互式领航辅助、多模态AI大模型、分布式电驱、线控底盘等62项关键核心技术。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表示:“我们智能化只办三件事:安全、安全、还是安全,并坦言从来没有打过这么富裕的仗”。
长安汽车今年销量情况
具体来看,其中在智能辅助驾驶方面,长安自主研发了端到端交互式领航辅助,可对风险场景的实时识别,像老司机一样预判性驾驶,还具有主动的人车交互,快速不停地训练迭代。
而交互式领航辅助,通过多模态大模型技术,可以像人一样“读懂”环境,例如开启窄道通行的辅助驾驶,可以轻松通过拥堵的胡同或者弄堂,行车全程实现“动口不动手”,有点像当前比较流行的VLA大模型,语音能作为模态信息输入,改变模型的决策输出。
在主动安全方面,面对“黑夜+远光灯+行人横穿”的高危场景,“天枢智能”通过黑夜逆光AEB技术穿透眩光,比人眼早两秒刹停;面对高速公路上遇到“消失的前车”是,增强型AES技术可在0.1秒内精准协同转向与扭矩分配,即便120km/h时速下也稳如磐石。此外,还能适应多种场景的主动安全,如防误踩紧急制动、泊车防磕、主动加速防追尾等。
在智能座舱方面,将会配备天枢OS交互系统,内置有AI智能体架构“OneAgent”(全域智能中枢),它是将汽车转变为我们“工作帮手、生活助手、挣钱能手和情感伴侣”的中枢大脑,首发的AppAgent功能可以实现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例如驶离车库时,车机系统可以为用户自动关闭家里的电视、空调、灯光等。
此外,还会配备智能音响系统,通过自研的AI全景声算法以及声学布置方案,实现“全景3D环绕声体验”;而自研的AIPQ画质增强技术,可以提升显示清晰度,可获得接近3A游戏级的显示画面。同时,还会配备“纳米水离子空调+高效滤芯+森林级负氧离子”三重净域系统、升级的智能健康监测系统,可对生命健康体征实时监测等。
底盘方面,将会搭载天枢智能底盘,通过三向六域等技术,打造“识险,避险、脱险”三大能力。其中识险方面,行业首发轮胎全状态监控功能,以及针对磕碰引起的电池过热,开发弹性波AI识别技术,精准定位到25毫米。
避险方面,针对雨天湿滑路面,开发了多模态附着极限感知、动态扭矩管理、横摆矢量控制等,有效减少打滑幅度超60%;行业首创的主动横风稳定系统,面对十级横风,车速120km/h车身偏移仅0.4米,行业第一。
脱险方面,首搭分布式电驱,实现225km/h极速下爆胎不失控,避险车速指标行业第一,不过在不会上,朱华荣低调表示:我们不是第一,而是行业前茅。
截至目前,长安汽车已在16大领域,建成44个技术研究、产品开发中心,200余个实验室,并建成行业唯一的“智能汽车安全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下设全球领先的智能网联测试中心“天枢智能实验中心”,拥有全球仿真测试、人因工程测试等6大集群实验室,全面覆盖智能驾驶、智能空间等领域,获SGS国内首个目击测试实验室认证,全面自主掌握核心测试能力。
展望未来,长安汽车计划到2028年量产下线人形汽车机器人,2030年后逐步向家庭服务机器人拓展;2026年力争实现首款载人飞行汽车产品发布,2028年实现量产交付,2035年构建低空产业生态体系,打造千亿产业集群。(文:太平洋汽车吴启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