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贝特瑞

[地评线]中安时评: 决胜“十四五”, 信心赛黄金

截至2025年6月底,我国5G基站总数与2020年相比增长了5倍达到455万个,千兆宽带用户增长了34倍达2.26亿户,算力总规模位居全球第二;2024年,我国人均数据生产量是“十三五”末的2.2倍;我国人工智能专利数量占全球总量的60%……

2025年是“十四五”的收官之年,在国新办8月14日上午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一连串新鲜出炉的数据,展示了近5年数字中国建设的新亮点、新突破。从经济总量稳步增长,连续跨越110万亿、120万亿、130万亿大关,今年预计达140万亿左右,增量可观,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稳定在30%左右,到创新驱动成果显著,研发投入强度接近OECD国家平均水平,“大国重器”不断涌现,彰显了我国在复杂国际环境下的强大韧性与活力。

在这一过程中,税收政策的调整发挥了重要作用。“十四五”时期,全国累计新增减税降费预计达10.5万亿元,为企业特别是科技创新和先进制造业企业减轻负担,激发创新活力。民营经济纳税人、中小微企业成为重要受益者,新增减税降费占比颇高。例如,在个人所得税方面,专项附加扣除使更多人受益,减税金额大幅增长,直接提升了民众的可支配收入与消费能力。绿色税制体系的完善,通过税收调节,推动了产业绿色转型,助力美丽中国建设。这一系列举措,不仅是对企业的支持,更是对经济结构优化、民生福祉提升的长远布局。

消费市场同样展现出强大的活力与潜力。“十四五”以来,消费市场规模稳居全球第二,社零总额稳步增长,今年有望突破50万亿元人民币。服务消费增长迅速,居民服务性消费支出占比提升。新型消费蓬勃发展,成为经济增长的新亮点。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达60%左右,充分发挥了主引擎作用。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服务零售额增速快于商品零售额。假日消费、升级类消费、绿色消费等多点开花,“中国游”“中国购”持续升温,显示出消费市场的多元繁荣。各地通过创新消费场景,如打造“演艺+”“赛事+”等复合式消费场景,举办文旅消费博览会等活动,满足了消费者多元化需求,进一步激发了消费潜力。

“十四五”时期,在交通领域,建成了全球最大的高速铁路网、高速公路网和邮政快递网。“八纵八横”高铁网已建成投产81.5%,高铁营业里程达4.8万公里,占世界高铁总里程的70%以上,覆盖全国97%的50万以上人口城市,让百姓出行更加便捷,物流运输更加高效,促进了区域间的经济联系与协同发展。在移民管理方面,为“开放中国”“活力中国”注入新动能,保障了人员的顺畅流动,助力对外开放与经济合作。在医疗卫生领域,新增布局众多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惠及数亿人次,人均预期寿命增长,为亿万群众健康护航,提升了民众生活质量与幸福感。

站在“十四五”规划收官的关键节点,更应坚定信心。下半年,要继续落实好税费优惠政策,确保政策精准直达企业,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持续优化税收营商环境,简化办税流程,提高服务效率,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在消费领域,不断创新消费模式,培育新的消费热点,挖掘农村消费市场潜力,提升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加强交通、医疗等民生领域的建设与服务,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十四五”即将圆满收官,这份成绩单凝聚着无数奋斗者的心血。广大党员干部要在已有成就的基础上,保持战略定力,坚定信心,以更加务实的举措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为实现“十四五”的辉煌收官奋力冲刺,也为“十五五”的良好开局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