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全新中大型SUV只卖18万! “船夫哥”狠起来连自己都不放过?

尺寸5米的、中大型SUV方程豹钛7,只要17.98万?

当比亚迪发布这个价格的时候,我相信所有人都为之一振,除了价格和产品力的诱惑之外,还有最重要的一件事儿:

开悟的比亚迪,放弃一切幻想的比亚迪,才最可怕!

01 钛7基本产品力

尺寸5米、轴距2920mm,尺寸上已经坐实了中大型SUV的级别。

这个尺寸,在新能源板块中已经和AITO M7、理想L6没有太大差距,基本结构属性给的比较满,也是比亚迪体系中,尺寸比较大的产品。

而且,需要注意的是,比亚迪的花旦车型唐,尺寸大概在4米9左右,唐L的尺寸是5米左右。

作为参照物,钛7的尺寸和唐L差不多,但考虑到方盒子的设计理念,钛7的视觉冲击力更强,而且空间利用率更好,尤其是在储物空间、头部空间的表现上。

至于基本动力系统,钛7装备的是比亚迪的1.5T DM-i混动系统,发动机马力156Ps,入门车型是200kW前电机,四驱车型是前后360kW双电机。

动力系统的设计不用担心,混动系统的动力都强。

入门车型纯电续航135km,在WLTC的欧洲测试方式下,续航能跑105km,不长,但是足够用了,日常每天上下班50km,两天充一次电,完全不用启动发动机。

当然,钛7没有装备容量太大的电池包,使用的是理性的电池包布局方式。

即便是高配车型,电池包容量也“只有”35kWh左右,CLTC的纯电续航在200km左右。

这样设计的方式,一个是为了降低成本,不必卖太高的价格,另一个是车辆自重可以得到优化,不会太重。

总体来说,产品力不拉垮。

02 定价优势,很足

入门车型17.98万,高配车型21.98万,价格非常实在。

退一步来看,你花20万左右的预算买到一台5米左右的方盒子SUV,这个价格内的选择其实不多,钛7的优势是比亚迪的三电系统优势。

能选的车型,基本上就是深蓝G318。

但深蓝G318由于营销的拉垮、产品设计的问题,导致这台车的月销量只有几百台,约等于这个市场没有参与者。

钛7的登场,无疑是给20万级、中大型方盒子新能源SUV市场,提供了一个选择。

你有一万个理由不买,但只要想买这种产品,这个市场就只有钛7一款车型,这就是优势。

而且别忘了,钛7是方程豹,方程豹本身是比亚迪的“个性”品牌,也可以说是“高端”品牌,首款车型豹5,当年定价25万、35万。

虽然市场表现有偏差,但比亚迪大胆做出调整,重新布局品牌、重新调整市场认知。

这种果断的勇气,给了此次钛7成长的价值,这也是钛7定价放在20万以内的重要原因,说明比亚迪是一个会成长、学习、去变化的企业。

17万多的钛7登场,证明今天的方程豹,是一个全新的、完全不一样的品牌。这种敢于调整自己的品牌,在未来的市场中才最可怕。

钛系列车型,和豹系列车型,定位也不太一样。

钛系列没有大梁,其实在舒适性上会更好,而且更好开、更好驾驭,尽享高级的出行体验。

同时因为没有大梁,越野能力绝对是缺失的,但也因此降低了产品的生产成本,价格得以降低。

豹系列车型则完全相反,这是完全、纯粹的越野产品,更强。

退一步来说,中国市场真正走量的车型,从来都不是小众人群玩儿的越野品类,100台车中,有一台越野车已经算不错了。

99台都是普通家用车。

所以,方程豹开拓钛系列产品,是非常明智的选择,一个是打开了更大的市场,用比亚迪的技术储备,为普通消费者提供了“方盒子”产品。

另一个是,放弃大梁,走普通SUV路线非常明智,不是所有人都能越野,也不是所有人都会越野。

越野只是招牌,但这会误导企业,全世界造越野车最好的丰田、奔驰,走量的车型反而是普通家用车,买越野车的人少之又少。

所以可以理解,方程豹在做调整,在做市场化调整,这非常关键,钛7之后,这将会是下一个为比亚迪提供销量的重要品牌。

总之,觉醒的比亚迪,无比的恐怖,狠起来的船夫哥,连自己都不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