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贝特瑞

灵动岛要变小25%? iPhone 17 Pro Max或成最沉浸大屏

今年的iPhone 17 Pro Max,还没发布就已经掀起了热议。焦点不在于摄像头多少颗,也不在于钛金属外壳是否更轻,而是那块被戏称为“刘海进化体”的——灵动岛,究竟要不要“变小”?

外媒一边喊:“缩小了30%!屏占比飙升!”分析师郭明錤却淡定表示:“尺寸没变,大家别想太多。”于是,吃瓜群众陷入了迷雾:到底谁在说实话?

从iPhone 14 Pro到iPhone 16 Pro:灵动岛的“不动如山”

回顾过去三代Pro系列,灵动岛像是那位“稳定发挥”的老朋友,尺寸纹丝未动。苹果似乎在告诉用户:别催,慢慢来,饭要一口一口吃。

但时代在变,用户越来越挑剔。6.9英寸的iPhone 17 Pro Max屏幕如果还用老一套灵动岛,多少会显得有点“不跟潮流”。毕竟对果粉来说,多0.1%的屏占比,都是值得熬夜发帖的事。

外媒爆料:从2厘米到1.5厘米,岛民减少了25%

最新外媒直接甩出了“实测证据”:iPhone 17 Pro Max的灵动岛长度从2厘米缩到1.5厘米,降幅25%(注意,不是30%,别算错账)。

这意味着什么?就是你看剧刷视频时,那块黑乎乎的“岛屿”更不碍眼了,沉浸感更强。简单说:岛民少了,风景更美了。

缩小背后的秘密:金属微透镜技术登场

问题是,苹果凭啥能把灵动岛变小?靠的是3D结构光模块的新科技——金属微透镜。

这一技术相当于把Face ID的“发射器”和“接收器”搬进更小的公寓里,不仅省地,还保证性能不缩水。

更关键的是,这一步并非终点,而是为iPhone 18 Pro的“真·打孔屏”做准备。换句话说,缩小灵动岛是过渡,苹果早已盯上了“无岛时代”。

分析师郭明錤:没变!但也可能是“烟雾弹”

问题来了:郭明錤此前1月说过,iPhone 17 Pro系列灵动岛不变。这位一贯靠谱的爆料人,难道翻车了?

其实也未必。苹果惯用“迷雾战术”,有时不同原型机会并行测试,连供应链都未必摸得准。也就是说,郭老师看到的可能是“Plan B”,而外媒拿到的,可能是“Plan A”。

最终答案,只有库克和他的设计团队才知道。

不只是灵动岛:还有1mm超窄边框

别忘了,iPhone 17 Pro Max传闻还带来LIPO技术再进化,边框缩至1mm。想象一下:屏幕更大、边框更窄、灵动岛更小,整体观感更接近“全面屏”。

这就好比你在电影院前排坐下,突然发现前面没有人挡头,整个视野敞开。是不是很爽?

会不会只限Pro Max?

另一个悬念是:缩小灵动岛是不是Pro Max专属福利?

按苹果惯例,新设计往往先在顶配机型首发,然后再逐渐下放。如果属实,iPhone 17 Pro可能还是老灵动岛,而Pro Max先吃上“减肥版”。这波操作,简直是逼迫用户买大屏。

我的看法:缩小是必然,不缩小才意外

在我看来,灵动岛缩小几乎是板上钉钉。原因很简单:

用户需求——大屏+窄边框时代,大家不想再被一个“黑疤”干扰。

技术成熟——金属微透镜已能量产,苹果没理由不试水。

产品节奏——为18 Pro打孔屏铺路,缩小是合乎逻辑的过渡方案。

如果iPhone 17 Pro Max灵动岛真没变,那才叫出乎意料。

结语:岛小了,心更大了

归根结底,灵动岛缩小这事,不管外媒还是分析师说啥,最终还是要看苹果发布会那一刻。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无论岛是大是小,苹果一定会给它配上冠冕堂皇的理由,让你觉得花两万块买它“很值得”。

毕竟,果粉要的不是答案,而是悬念。岛小了,屏大了,钱包空了——循环往复,永不止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