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贝特瑞

从单纯代步到多场景用车, 10万内纯电市场开始质变

大概是在21、22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大爆发之后,国内车展的热度出现明显下滑,曾经扮演车展主角的合资品牌,一时间备受冷落,部分厂商甚至直接缺席了一线车展。车展对车企、对消费者是否还有意义,一度成为热门话题

没想到的是,本不在国内三大车展之列的成都车展,今年却热度空前。重磅新车轮番上台,其中多款车型都具备重塑细分市场格局的潜力,以至于媒体日结束后,车企和消费者都有必要重新审视一下自己的产品规划和购车计划。

我们就以成都车展“后日谈”的角度,梳理一下新亮相、上市或预售的关键车型,对各自所在细分市场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今天这篇文章,就先聊聊看似接近饱和、但竞争仍在快速升温的10万级电动市场。

01

10万元内纯电市场,是怎样的格局?

以最新的7月份上险量数据为例,经过半年的贴身肉搏后,吉利星愿7月份终于把比亚迪海鸥甩开,成为当月唯一破4万的车型,已经超过了当月海鸥、海豚的销量总和。

破万的车型有5款,Top 10末尾的奔腾小马和埃安UT,分别有8000和5000辆的规模。

10万内纯电车型Top 10中,A00级微车有5款,A0级两厢小车有4款,上榜的SUV只有定位A0级小型SUV的比亚迪元UP。10款车型7月份的总销量超过了17万辆。

很明显,城区内通勤为主的代步小车,在10万内纯电市场依然占主导,但随着海豚、元UP的主销区间落到了10万元内,以及埃安UT这种尺寸达到A级两厢车的新品出现,具备一定长途出行能力的“城际小车”,也成了低预算消费者的新选择。

成都车展刚刚上市的名爵MG4,则进一步大幅拓宽了消费者的选择范围。

02

从代步到城际通行能力,10万内纯电车型开始分化

如何界定一款车是否符合“城际”标准呢?这里主要看尺寸、空间、动力、续航以及快充能力。宏光MINIEV、长安Lumin这种5万级的微车就不提了,我们主要把目光聚焦在6-10万元之间的产品:

尺寸&空间——星愿是参考标杆,但已不再是天花板

先看尺寸方面,目前销量最高的星愿,是一台轴距2650mm、车长4135mm的A0级小型车,因为销量遥遥领先,星愿已经可以看作10万内纯电市场的参考标杆。

当然,参考标杆并不等同于最高水平,目前主销区间落到10万内的纯电车型里,埃安UT、零跑B01,以及刚刚上市的名爵MG4,车身尺寸各自都达到A级紧凑车的标准,乘坐空间都明显超越了A0级的星愿、海豚。

▲星愿

▲海鸥

▲MG4

至于元UP,虽然本身空间、舒适性并不比星愿、海豚强多少,但毕竟是一台SUV,再加上更强的动力性能,其应用场景也突破了单纯的市区代步。

动力&极速——极速150km/h,是代步车和多场景用车的分水岭

动力方面,判断一款车是否适合跨城出行,除了本身动力参数外,更关键的实际上是能实现的最高车速。

目前海鸥全系只有75马力的版本,0-50km/h提速需要4.9秒,极速为130km/h,这明显就是为单纯的城区代步设计的;星愿低功率版本和海鸥差不多,动力参数79马力+极速125km/h,高功率版本来到了116马力,但极速也只有135km/h,在高速上加速能力骤减,也并不适合长途出行。

再看其它车型:海豚最低配只有95马力,但极速达到了150km/h,另外还有177、204马力的中、高功率版,极速进一步提升至160km/h。达到这个水平,虽然动力算不上强劲,但已经能比较好地应对高速环境。

其它类似埃安UT、零跑B01、元UP和MG4,极速都达到了150km/h以上,动力层面都满足了“城际”车型的标准。

续航&充电速度——10万内纯电车正式开启500km+续航时代

续航方面,星愿、海鸥都是标续300公里、长续400公里的规格,考虑到实际续航折扣,如果说300公里只适合城际周边中短途出行,那么400公里就是城际多场景用车的底线,而这还要看是否具备较高的补能效率。

海豚有500公里以上的版本,但优惠后起售价也超过了10万元,不在本文讨论范围内。

三厢轿车零跑B01,有430、550和650公里三个版本,其中550公里中等续航版本的起售价是9.58万,30%-80%快充速度18分钟,是目前10万元内快充、续航的第一梯队。

另外,MG4长续航版起售价9.68万,工况续航达到530公里,再加上2C倍率的电芯,30-80%快充也做到了20分钟内,相当于服务区上个厕所、抽根烟,差不多就能补充两百多公里的实际续航。

聊到这里,综合尺寸、空间、动力、续航和充电速度等多个方面的考虑,目前10万元内具有城际长途出行能力的,有海豚、元UP、埃安UT,而真正称得上适合长途出行的,则只有MG4和零跑B01。至于销量最高的星愿和海鸥,都更符合城区代步的定位。

03

内卷持续加码,10万内纯电车型配置差距迅速扩大

星愿销量能超越海鸥,除了“以大打小”的错位竞争外,更关键的是它依靠更完善、丰富的功能配置,展现出了肉眼可见的高性价比。而在成都车展之后,星愿的性价比优势已经大大减弱。

主被动安全——比亚迪辅助驾驶10万内依然占优

安全配置方面,目前10万元内绝大多数纯电车型都实现了起步至少4个安全气囊,中高配达到6个以上安全气囊。埃安UT是为数不多起步只有2气囊的车型,但4气囊车型的门槛也不算高,只有7.98万。

主动安全方面,10万元内能给到高速NOA级别辅助驾驶的,此前基本只有比亚迪旗下的海鸥、海豚和元UP,星愿、埃安UT都是全系不具备高速NOA,零跑B01则要到11.38万元的次顶配才给到。

而成都车展后,MG4成为比亚迪之外唯一把高速NOA打入10万内的纯电车型,价格门槛9.68万元,搭载征程J6E芯片,基本和比亚迪的天神之眼-C持平。

不过星愿的爆火表明,10万元内这个区间里,高快路领航辅助的功能,在消费者眼中的优先级并不高,有了不足以成就爆款,没有也不耽搁销量火爆,算是锦上添花的一个配置。

座舱配置——中控屏尺寸成最显眼配置差异

常规的座舱配置方面,表格列举的7款车型里,有3款车型全系都没有电动后备箱,而这3款全部都是比亚迪的车型,辅助驾驶多花的成本,比亚迪在其它配置上还是要找补回来。

星愿、海鸥全系没有天窗,10万元内给到全景天窗的只有MG4和埃安UT;

外后视镜电动折叠这项配置,星愿是唯一全系没有配备的;

中控屏的配置情况比较复杂,比亚迪一贯有区分小号、中号、大号屏幕的传统,海鸥和元UP都分10.1英寸小号、12.8英寸中号屏,海豚算是标配了12.8英寸的中号屏,而星愿除了最低配采用10.1英寸小号屏外,其余均为14.6英寸的大号屏。

全系标配14.6英寸大号屏的,是埃安UT和零跑B01,至于新上市的MG4,是10万内唯一分三个档位的车型——入门版10.25英寸、次低配以上12.8英寸,9.68万元次顶配以上用上了10万内最大的15.6英寸。

车机方面,比亚迪基于D100芯片的车机和整体偏小的屏幕,车机体验并非优势;MG4和零跑B01,都用上了8155系列芯片;星愿的芯片信息没公布,性能和车机体验,基本看齐8155系列的车型。

舒适性配置——MG4加入后,10万内车型也有座椅通风了

最后是消费者体验最直观的舒适性配置,因为价位偏低,中高端车型上很多常用的配置在10万内车型上都比较稀缺,而再考虑到城市代步单次用车时间通常很短,舒适性配置的缺失也更容易被接受。

主驾驶位的电动调节,星愿、海鸥、埃安UT、元UP等车型都在次低配或中配以上开始配备,价格门槛都在10万元内,但是副驾驶的电动调节,星愿、海鸥全系缺失,海豚、元UP要到10万元以上才有。

真正在10万内能给到前排电动调节的,就是埃安UT和名爵MG4,其中MG4门槛最低,到8.38万元就配齐了主副驾电动座椅。

座椅加热这项配置,在几款车型上都有配备,但是控制在10万元内的只有星愿、海鸥、埃安UT等,其中埃安UT还只给到了主驾一个座位。至于名爵MG4,除了全系配齐前排座椅加热外,还同步给到了座椅通风。

海豚、元UP和零跑B01(主驾),也都有座椅通风的功能,但门槛均超过10万元, MG4把前排通风打到8.38万这个价位简直称得上一项壮举。

至于后排,加热、通风不用想了,给到靠背调节的,也只有埃安UT一款车。

04

纯电小车能否爆款,关键因素到底是什么?

通过以上各层面的对比,我们对10万内各款纯电车型的产品力和性价比,差不多都有一个比较清晰的概念了。

单看星愿,爆款的原因就是非常直观的产品力+性价比的胜利,除了在辅助驾驶上有短板,星愿在空间、舒适、配置、动力、续航等方面相比海鸥等同价位竞品都有优势。

不过单纯的性价比,并不是成为爆款的充分条件,今年2月份上市的埃安UT,尺寸比星愿还高半级,动力更强、极速更高,外观内饰设计也在线,颇有点学习吉利策略,以错位竞争来打星愿、海鸥的态势。

至于销量,埃安UT上市第二个月上险量破5000,之后几个月在4-5千辆左右波动,最近的6、7月份算是都保持在了5000辆以上。这个规模显然和星愿、海鸥是没法比的,从产品层面找原因的话,埃安UT扭力梁后悬架不及星愿的多连杆;别家最少标配4气囊的情况下,埃安UT承担主销任务的4个配置,全部只有2个气囊,4气囊的次顶配价格直冲9万元,10.18万的顶配才算给齐了6气囊。

和2气囊同步的,是起步4个版本全部都用的是钢轮圈,顶配之外所有配置,都只有前排车窗一键升降,以及手动的外后视镜折叠;次顶配以下,全部都是塑料方向盘,前排座椅也都是手动调节。

除此之外,埃安UT次顶配以下全部都没有后排出风口,入门版音响甚至只有2个扬声器。

尺寸越级的基础上,埃安UT很多地方的配置,明显都低于同价位纯电小车的主流水平,而这些配置的短板,几乎都有很强的“劝退性”。此时再加上埃安品牌长期以来深入人心的网约车形象,潜在客户很容易就开始打退堂鼓了。

所以,埃安UT销量平平,并不能说明产品力、性价比的失效,相比之下, MG4以更大的尺寸、更强的动力,以及整体更全面、丰富的配置杀入纯电小车市场,这款车才是检验吉利、比亚迪在纯电小车市场统治地位的试金石。

05

第三方观察总结

新能源市场爆发前,10万元内小车市场已经持续萎缩了很多年,而自2020年后的短短几年里,随着宏光MINIEV、缤果、海鸥、星愿等车型陆续上市后,这个细分市场的规模,已经远超曾经燃油车时代巅峰期的规模。

随着名爵MG4、零跑B01等车型的出现,10万内纯电市场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新能源与智能化技术的发展,也将进一步扩大低预算消费者的选择空间。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