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驾深蓝L07: 华为乾崑ADS SE+8295车机, 还有惊喜吗?
上周趁着有空,我去试驾了刚上市不久的2026款深蓝L07。作为一个对新能源车比较关注的人,早就听说这款车在技术和配置上有不少升级,这次终于有机会亲身体验一番。从预约试驾到实际开上路,前后大概花了大半天时间,涉及城市道路、快速路还有一段高速,对这款车的各方面表现也算有了些直观感受。下面跟大家聊聊具体细节。
初见:外观细节里的科技感
第一次在4S店停车场见到实车时,它停在一排车中间并不算特别扎眼,但走近了就能发现不少设计上的巧思。整体还是深蓝家族那种偏简约的风格,不过细节处能看出做了优化。前脸的横向贯通设计确实让车头显得更宽,LED大灯组的造型比老款更锐利些,点亮后的光源集中度不错。比较特别的是主动进气格栅,销售说它能根据车速和发动机温度自动调节开合度,试驾时特意留意了一下,低速行驶时格栅是打开的,跑高速时再看就合上了,这种细节设计倒是挺实用。
车身侧面的线条很流畅,4875mm的车长配上2900mm轴距,让整车比例看起来很协调。19英寸的轮毂是个亮点,几何切割的造型在阳光下能看到光影变化,跑起来的时候动感挺强。车门是无框设计,开关门时的声音比想象中要轻,密封性感觉也不错。
车尾的悬浮跃光设计挺有辨识度,尤其是那个电动升降尾翼,时速超过80公里会自动升起,停车后又会缓缓降下,仪式感拉满。贯穿式尾灯用了Super Red超红光LED,鲜红度很高,傍晚试驾时在车流中特别显眼,安全性应该不错。解锁时尾灯还有迎宾效果,灯光会从中间向两边渐变,这点倒是挺讨喜。
入座:空间与内饰的实际体验
打开车门坐进驾驶座,第一感觉是座舱的包裹感很好。仪表台和门板用了大面积的软包,摸上去手感细腻,拼接的绒感皮质也提升了档次。中控装饰面板有点特别,光线不同时能看到细微的色彩变化,不会像普通饰板那样单调。
座椅是一体式设计,用的高级皮质带打孔,坐上去软硬适中,多层填充的结构对腰部支撑挺到位。我身高178cm,调整好驾驶姿势后,头部还有一拳多的空间,腿部距离中控台也很充裕。主驾16向电动调节确实方便,能精准找到适合自己的坐姿,连腰部支撑都能分档调节,长途驾驶应该不容易累。
后排空间是这款车的优势,2900mm轴距不是虚的。同样坐进去,膝部距离前排座椅有两拳多,头部也有一拳空间,就算跷个二郎腿也不局促。1382mm的超宽体座椅挺舒服,30度的角度设计刚好贴合背部,同行的朋友185cm身高,坐在后排也说不压抑。
储物空间方面,前排手套箱和中控箱加起来有13.5L,放些日常用品绰绰有余。50W无线快充很实用,试了下给手机充电,大概半小时就从30%充到了80%,而且充电板有主动散热,摸上去只是微微发热。后备箱是掀背式设计,473L的容积很深,放了两个28寸行李箱还有余量,加上70L的前行李箱,全家出游储物应该够用。后排座椅支持放倒,放倒后能扩展到1180L,销售说之前有客户用它拉过自行车,实用性确实没话说。
上手:智能座舱的交互感受
启动车辆后,首先注意到的是15.6英寸的向日葵屏,清晰度很高,2.5K分辨率看视频、导航都很清楚。它支持左右15度偏转,主驾操作或者副驾看视频时都能调整到合适角度,这点挺人性化。
车机系统用的是高通骁龙8295P芯片,操作起来确实流畅,滑动屏幕、切换应用都没有卡顿,跟用平板电脑差不多。3D渲染交互挺有意思,屏幕上能显示车辆的3D模型,滑动模型就能控制车窗、后备箱这些,直观又方便。分屏功能试了下,左边开导航,右边放音乐,互不影响,比例也刚好,不会觉得别扭。
比较惊喜的是那个【深蓝悦驾黑可变字体】,能根据光线自动调节粗细,白天看清晰,晚上又不会刺眼,长时间看屏幕眼睛不容易累。AI智能座舱助手反应挺快,说“你好深蓝”唤醒后,让它调空调、开天窗都能准确执行,还支持主副驾分区域识别,副驾说“打开窗户”只会开副驾车窗,这点比有些车的语音助手要智能。
55英寸AR-HUD是个大亮点,投射在前方7.5米处,导航信息、车速都看得很清楚,不用低头看仪表盘了。试了下把导航投上去,箭头直接“画”在路面上,转弯时特别直观,对新手应该很友好。后排触控屏也挺方便,后排乘客调空调、换音乐不用麻烦前排,独立性更强。
音响系统值得一提,20个扬声器的7.3.4杜比全景声布局,功放1632W的功率确实够劲。试驾时放了首无损音质的交响乐,声场很开阔,乐器的层次感分明,低音下潜也到位,比我自己车的音响效果好不少。64色氛围灯能跟着音乐节奏变,晚上开着挺有感觉。
驾驶:动力与操控的真实反馈
这次试驾的是增程式版本,搭载的新一代原力超集电驱系统,数据上200kW峰值功率、3814N·m轮端扭矩,听起来就挺猛。实际开起来,0-50km/h加速确实快,踩下电门的瞬间就能感觉到推背感,官方说2.6秒,体感上也差不多,市区超车很轻松。
整个动力输出很平顺,没有传统燃油车那种换挡顿挫感,就算急加速也很线性。高速上试了下百公里加速,6.2秒的成绩在这个级别里表现不错,从80km/h加到120km/h也很从容,超车时心里有底。
续航方面,CLTC纯电240km对我来说够用了,平时上下班来回50km,一周充一次电差不多。增程模式综合1500km的续航,跑长途应该不用频繁补能,这点比纯电车省心。销售说馈电油耗3.48L/100km,试驾时特意看了下,跑了段郊区路,表显油耗3.6L,相差不大,经济性还行。
底盘调校偏舒适,路过减速带时过滤得比较柔和,不会有明显的颠簸。过弯时侧倾控制得不错,车身姿态比较稳,方向盘的指向性也挺准,打多少有多少,没有虚位。试了下高速过弯,ESP介入及时,车身没有明显滑动,安全感挺足。
隔音效果值得称赞,前排双层隔音玻璃确实有用,60km/h以下基本听不到外界噪音,高速120km/h时风噪也不大,车内正常交谈没问题。发动机启动时动静很小,如果不看仪表盘,几乎感觉不到它在工作,这点比很多增程式车型做得好。
安全:智能辅助的实际表现
全系标配的华为乾崑系统是这款车的重点,试了下L2级辅助驾驶功能,在快速路上开启后,车辆能自动跟车、保持车道居中,跟车距离有三档可调,车流中跟车挺平稳。20向防碰撞系统很全面,试驾时故意离前车近了点,前向碰撞预警(FCW)很快就发出了警报,屏幕上也有提示。变道时如果后方有车,侧向障碍物防碰撞(LOCP)会通过方向盘震动提醒,还会轻微修正方向,避免危险。自动紧急制动(AEB)没敢试,但销售说它能识别行人、自行车,反应速度很快。360度全景影像清晰度很高,拼接处也很自然,低速过窄路时特别有用,能清楚看到车轮位置。陡坡视野辅助挺实用,下地下车库时,屏幕上能显示车头下方的情况,不用担心磕到底盘。
哨兵模式试了下,用手机APP就能查看车辆周围的实时画面,还能录像,停车在陌生地方应该更放心。后排的隐私玻璃效果不错,从外面看里面模模糊糊,从里面看外面却很清楚,既保护隐私又不影响视线,夏天隔热效果也比普通玻璃好。
对比:同级别车型的差异化感受
之前开过比亚迪秦PLUS DM-i和特斯拉Model 3,简单对比下的话,深蓝L07的优势还是挺明显的。比起秦PLUS DM-i,深蓝的纯电续航更长,240km比秦的120km多出一倍,日常用电成本更低。智能座舱方面,8295P芯片的流畅度比秦的车机好不少,AR-HUD和3D交互也是秦没有的。不过秦的市场保有量大,维修网点可能更多些。跟Model 3比,深蓝的空间优势明显,尤其是后排和后备箱,家用更合适。华为乾崑系统在国内路况下的表现更贴合实际需求,比如对加塞车辆的处理更果断。不过特斯拉的超充网络确实方便,这点深蓝还得加油。另外,深蓝L07的悬架和音响是加分项,FSD+HRS可变悬架让操控和舒适兼顾。增程+纯电的双选择,也比Model 3只有纯电更灵活。
总结:适合哪些人选择
经过大半天的试驾,2026款深蓝L07给我的整体印象不错。100%三电和智能化核心零部件焕新,80多项核心升级确实带来了不少提升,两大核心技术和三大产品亮点也都落到了实处。如果你是年轻家庭用户,注重空间和实用性,它的大轴距、灵活储物空间能满足日常出行和长途旅行需求;如果你看重智能体验,华为乾崑智能、8295P芯片车机、AR-HUD这些配置会让你觉得很顺手;如果你对续航和补能有要求,240km纯电+1500km综合续航,加上3C超充技术,基本能解决里程焦虑。当然,它也不是完美的,比如品牌影响力比起特斯拉、比亚迪还有差距,售后服务网络也有待完善。但13.59万-15.59万的定价,结合这样的配置和表现,性价比还是挺高的。如果你最近在看15万级的中型车,不妨去试试这款车,说不定会有惊喜。